這幾年資料外洩的議題相當夯,各式各樣的產品層出不窮,從 Application-Level Firewall、終端設備管控、文件加密,到列印管控等等,著實令人眼花撩亂。會有這麼多的產品產生,主要是因為資料有所謂的生命周期,而在每個周期內都有其必須注意的事項。另外而且因為資訊化程度的提高,資料已經是無所不在、無所不用了。所以資料外洩的問題是隨”時”、隨”地”都有可能發生的,也因此才會有這麼多看似強大,但是卻又無法完全解決問題的產品。

IBM 的研究家們於日前發表了一個稱為 MAGEN (MAsking Gateway for ENterprise) 的技術,該技術可以自動根據使用者的權限在資料顯示之前將不符合權限的內容”遮蓋”起來。根據 IBM 的說法,這樣的技術不需要修改其他應用程式,而是產生一張使用者權限所能存取資料的影像並將之顯示出來。如果這樣的說法屬實,那麼表示其實使用者的電腦依舊存有(至少存在記憶體內)完整的原始資料。也因此透過特定的技術,有心分子應該還是可以取得完整的原始資料並加以存取。另外一個問題就是如果輸出到印表機這類裝置,隱藏的效果是否依舊有效?

cyril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根據國外的消息指出,從7/4 (美國國慶日) 以來,美國與南韓的一些網站陸續受到網路攻擊。這些受攻擊的網站分屬於政府 (White House、U.S. State Department ) 與民間單位 (Yahoo Finance、New York Stocck Exchange、Washington Post),而受到的攻擊模式則為中型規模的分散式阻斷服務攻擊 (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 Attack – DDoS Attack)。這類攻擊利用被後門程式所控制且數量眾多的僵屍電腦,同時對攻擊目標產生大量的服務請求,進而導致攻擊目標無法應付而失效。攻擊的原理並不複雜,而且因為分散的特性,幕後黑手的隱密性相當高。再加上目前已經有駭客組織透過控管的僵屍網路,提供各式各樣的客製化”服務” (其中就包含發動分散式阻斷服務攻擊),更使得有心分子很容易就可以對目標造成傷害。而這類看似簡單的攻擊,要有效加以防範其實並不容易,至於目前假設的幕後黑手包含北韓與中國。

安全專家特別指出如果美國政府對於這樣的攻擊都無法防禦,那麼在面對更複雜的攻擊時,受影響的程度將更加嚴重。而且如果攻擊的目標不是一般對外服務的網站,而是一些民生基礎建設的平台 (如發電廠),那麼後果將不堪設想。這些事情其實每個政府應該都知道,甚至很多從事相關工作的團體或個人也都知道,但是很多時候總要事情發生過了才會有人注意到事情的嚴重性。所以 911 攻擊事件、卡崔娜颶風、乃至去年底經濟衰退都帶給我們很大的震撼。衷心希望有些事情我們不需要受傷後才知道痛,因為有時候受傷的代價是很高的。

cyril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一陣子看到電視上的一則新聞,說的是公館商圈的店家被不知名人士塗鴉,造成景觀的破壞。老實說,我看了新聞畫面覺得那些塗鴉還蠻漂亮的,也讓商圈顯得更有活力。但是因為這是違法的行為,所以不管好不好看,錯了就是錯了。這種破壞公物的行為,英文有一個詞叫做 Vandalism,或也可以稱之為 Deface 。

網路上有一種攻擊行為,也稱之為 Deface 或是 Vandalism。這樣說也許大家感到很陌生,但是如果我換的說法,我想你一定會發出「喔」的一聲。Deface 就是我們常聽到的網頁置換攻擊,置換的目標通常是網站的進入點(尤其是首頁)。嚴格來說,就像非法的塗鴉一樣,網頁置換攻擊本身其實通常並沒有造成甚麼實際的危害。但是會這麼受到多注視的眼光,正也是它的攻擊結果最容易被看到。所以網頁置換攻擊所帶來的往往不是實際的資料外洩或金錢損失,而是大幅地降低單位的形象。

cyril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